close

文/丁永祥


Samsonite總經理林福平表示,跨業最難處理的是心態問題,他選擇的解決方法是:把每一個想要跨入的新領域當成個人事業來經營。因為他認為很多領域的工作流程其實大同小異,只要跨界者願意投入100分的心思來準備,天下沒有學不會的行業別。
百分百投入心力、把新工作當成自家生意在經營,做過鋼鐵業、電子業、百貨業的林福平無論到哪一行,都會透過三個問題,找出突破新環境的方法:第一,能不能運用過去的經驗,找出新領域的關鍵點;第二,能不能用原本的能量,為新的生意創造出更好的成績;以及第三,自己有沒有辦法感染新同仁,讓大家願意把公司當成家,一起快樂地打拼。
這三個方法看似容易,實際上卻是融合了林福平整整二十年的跨業心得。

成功撇步1
運用經驗,找出新領域的關鍵點
過去的經驗背景,是一個人在面對陌生環境時最好的武器。
林福平舉例指出,自己在零售界的化妝品產業待過十幾年的時間,一定非常懂「SKU」(編按:Stocking keeping Unit,獨立庫存管理單位)的原理。兩個領域的產品品類不同,SKU數就會不同。如保養品有不同的裝瓶、大小,SKU加總起來可能是上萬種,而行李箱包括不同的顏色、大小、材質,加起來不過只有1,000種。
SKU數量差別如此大,管理的細節就跟著差很多,化妝品的倉儲管理、分類、陳列、銷售、坪效,遠遠複雜過行李箱這個業種,從SKU的經驗,林福平判別出化妝品是一個以多、快速來取勝的產業,而行李箱卻剛好相反,它是一個是把少量的東西做到最好,來賺取大家認同的生意。

此外,林福平在過去化妝品的經驗上是,這個產業是以很會精打細算的女性為主要客群,所以行銷上,業者盛行「大檔期銷售」,一年就靠周年慶、母親節兩個檔期搶業績,這種透過打折、贈品、促銷的方式很能衝出業績,搶下市占率與成長數字,可是就好像在做虛工,非常犧牲毛利。
他從舊經驗反向思考旅行用品的特質,發現旅行箱是一個功能性、需求性的產品,適合的是不大起大落、平穩的生意,要達到這樣的目的,他就沒有辦法會配合大檔期做很誇張的折扣,而是要把力氣花在品牌上面,造成顧客在消費的當下能產生偏好度,「大家對哪個品牌的印象好,就會選擇哪個品牌,我只要需要幫消費者不斷創造一個買行李箱的理由。」
林福平就這樣從過去SKU的概念,觀察、分析旅行用品與化妝品不同的地方,然後漸漸Samsonite這門生意最關鍵的突破點—就是在品牌。

成功撇步2
運用職能,為新領域開創好成績
能運用不同經驗的人對企業來說是很重要的,因為在面臨瓶頸的時候,企業最不需要的,就是一個在原領域待了很久、一直被現狀綁住的人;企業希望找的,是一股能夠突破現有格局的力量。
在2009年的時候,當時Samsonite在台灣市場的難題是:無論是業績、產品形象、百貨同業的評價,都與原來的品牌高度有很大的落差,畢竟它是大家公認全世界最大的行李箱品牌。
林福平認為,這是因為Samsonite在台灣很長時間疏於把品牌做為一個「priority」(優先重點),所以大家逐漸對它只剩下「貴」這個印象,「品牌紓於跟消費者溝通,就會產生斷層,千萬不要期望品牌很好,別人就不會忘記,品牌的溝通是要持續的。」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管理新思維
    全站熱搜

    揪感心分享研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